- “不孝有三”中的“三”是指哪三件事
- “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原文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那两不孝是什么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
- 什么是三孝人
“不孝有三”中的“三”是指哪三件事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 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白话问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不孝有三,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其中无后为葬不能祭祀里的.--张红星 在原始宗法制时代孝有三个层面:其一,"生,事之以礼";其二,"死,葬之以礼";其三,在死后的漫长岁月,子子孙孙"祭之以礼".并进而得出结论,"不孝有三"应该是:生不敬顺,一不孝也;死不礼葬,二不孝也;无后绝祀,三不孝也!听书讲古,经常能听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篇,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并没有解释此“三”究竟是哪些.虽然孟子没有明示,但是汉朝的经学家赵岐在注释这一篇的时候,给出了起码是他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赵岐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虽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时代的儒家思想,已经较孔子时代的有一些进步了.从不孝的第一条“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就可以看出:在孔子时代,孝和忠的表现,就是表面上的顺从、唯唯诺诺,哪怕明知道长辈有错,也要认可,不能指出.孔子《孝经》上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而到了孟子时代,儒家思想已经开始反思,对于这种情况,孟子的儒家思想认为这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即不孝.对于第二条,也是与孔子时代的思想相背道.孔子的思想是认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如此看来,“无后”反而排在第三位,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为大”.我们可以通过孔、孟儒家思想的发展,看出“不孝”定义的发展.当然,孟子的 《离娄上》也好,孔子的《孝经》也好,其所宣扬的孝道,是历来所宣扬的崇高思想品德之一.
“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原文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公都子说:“(齐国的)匡章,全国都说他不孝,您却同他交往,还对他很客气,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①,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罪之大者.是则章子已矣.”
孟子说:“世俗所说的不孝,有五种情况:四肢懒惰,不顾父母的生活,这是一不孝;喜欢喝酒,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二不孝;贪图钱财,偏爱老婆孩子,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三不孝;放纵于寻欢作乐,使父母蒙受羞辱,是四不孝;逞勇好斗,危及父母,是孝.章子在这五种不孝中犯有哪一种吗?章子是因为父子之间互相责求善行而不能相处在一块的.责求善行,这是朋友相处的原则;父子之间责求善行,却是大伤感情的事.章子难道不想有夫妻母子的团聚?只是因为得罪了父亲,不能亲近他,(不得已)把妻子儿女赶出了门,终身不要他们侍奉.他心里设想,不这么做,就是更大的罪过.这就是章子罢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那两不孝是什么
另外两个是,对父母的过错阿意曲从,使得父母陷入不义。还有家境贫寒,却不愿意当官求俸禄供养父母。第一个,用到现在社会就是,眼看着父母犯错而不劝导和制止,导致父母名誉受损,遭到的谴责,甚至触犯法律。第二个,用到现在就是不赡养老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古语是大家经常听到的格言。客观的来讲,对长辈不孝顺的表现形式有许多种,古人为什么说“不孝有三”呢?因为儒家尊祟“礼”,是从礼的方面列举出“三不孝”的行为。对长辈特别不尊重的恶劣行为,己经超出礼的范围,属于大逆不道而入刑。“不孝有三”是哪种行为被认为是不孝呢?第一,“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说是明知父母有过错,也不去提醒父母改正,而盲目顺从,使父母陷于不仁不义的境地。第二,“家穷亲老,不为禄仕”本来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父母年纪也大了,还是不愿意离家出去谋求职业挣钱,来赡养老人,却甘当啃老族。第三,“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不愿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因为没有后代继承香火而绝嗣断后。这三种不孝行力为什么又以“无后为大”呢?社会的进步和家庭的发达,人是主要因素。一个家庭若断了人脉,纵有万贯家财也是过眼云烟,所以古人才把有无后代,看的十分重要。“无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古老的格言,对现代人来讲己经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了。结婚生子属于个人自由,生男生女也都一样。不愿意去工作的啃老族,也不会遭人鄙视而自得。但是这句格言对现实社会生活来讲,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什么是三孝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说的,记述在《孟子离娄上》中,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对于该段文字的解释,目前有两种观点:一)古典训诂学,注疏学通常认为,“后”是后代的意思,《十三经注疏》,《四书章句集注》皆持该观点。东汉的赵岐在《十三经注疏 》的批注是对孟子这段话的解释:"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现代人普遍认同这种观点,认为这是"不孝有三"中的"三孝"的真正含义。二)近现代有人根据上下文,将“后”理解为“尽后代的责任”。原文解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拼音:bú xiào yǒu sān,wú hòu wéi dà)。译为: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样的行为是最为不孝顺的。舜在没有通知自己的父母就娶了自己的妻子,就像他的父母不存在一样的行为就是无后的解释。君子还是应该事先通知父母才对。我个人比较倾向第二种解释或者说观点。理由一,孟子的《离娄章句下》所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孝也"。如果“不孝无后为大”,那么这里孝中肯定有一条是“无后”,但是孝没有一条提及“没有后代”。理由二,“为无后也”,如果“为”翻译成“为了”表目的的话,原文就成了“为的就是没有后代”,明显不符合语意。资料一《孟子》《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资料二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