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的霜之哀伤是被打造成了两把武器吗
在如今神器遍布的时代,玩家们提起艾泽拉斯世界最有名声的武器,恐怕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象征着巫妖王权力和地位的霜之哀伤。霜之哀伤由燃烧军团的大魔头基尔加丹下命所造,融入了阿古斯和恶魔的锻造工艺,就质量上来看,无疑是整个魔兽宇宙当中的精品。
当初,在将巫妖王耐奥祖投放在冰冠冰川之时,基尔加丹还将魔剑霜之哀伤作为赠品一同送给了耐奥祖,希望这个燃烧军团的奴仆,能在以后的岁月中为军团增光添彩。后来的行动表明,耐奥祖还是不负基尔加丹的期望,成功的使洛丹伦王子阿尔萨斯·米奈希尔堕落,并将后者当做自己手上最优秀的棋子驱使。
阿尔萨斯拿着霜之哀伤,南征北战,无数英雄惨死在他的剑下,最终阿尔萨斯在冰冠冰川击败伊利丹·怒风之后,一步一步登上了冰封王座,代替耐奥祖成为了新的巫妖王,之后陷入了长达数年的沉睡。当阿尔萨斯醒来之后,他发起了面向艾泽拉斯所有生灵的大战,可惜最终,由联盟、部落以及银色北伐军组成的巫妖王同盟成功击败了盘踞在诺森德的天灾军团,并将战火燃烧到了冰冠冰川腹地。在冰冠堡垒之巅的冰封王座,艾泽拉斯圣骑士的领袖提里奥·佛丁与巫妖王阿尔萨斯面对面,一番打斗之后,霜之哀伤被神剑灰烬使者斩为两断,接着巫妖王也被击败。
阿尔萨斯败亡后,霜之哀伤的碎片就此散落在了冰冠堡垒的大殿里,直到燃烧军团再度归来入侵破碎群岛为止。在第三任巫妖王伯瓦尔·佛塔根的建议下,黑锋骑士团决定利用霜之哀伤的碎片来重新打造武器,用以对抗燃烧军团的恶魔。在巫妖王的配合下,收集碎片的过程进行得很顺利,最终,一代魔剑霜之哀伤被熔铸成了两柄单手剑,一柄叫做寒冰使者,另一柄叫做掠霜使者,现存于黑锋骑士团。
如何评价《百鸟朝凤》这部电影
还有人记得那个制片人下跪的《百鸟朝凤》么?曾经觉得有些过了,直到我今天看完电影,忽然被影片那种沉重的宿命感震惊了。
从开始影视的气氛就比较沉重,好在有淳朴相称。天鸣的小演员演的非常棒。天鸣的父亲、焦三爷那种农村人的朴实纯真,却又被生活所迫。我只能感叹,出场的人物不多,但是无论大人小孩,那种朴实的乡村感,那种贫苦的感觉真的演出来了。不同于一般影视的俊男美女,得天独厚的金手指,《百鸟朝凤》里面只有普通人,只有现实的无奈与心酸。
天鸣和蓝玉,一个勤能补拙,一个天赋极高,二人开始对唢呐都怀着深深的崇敬之情,说他们是三爷最得意的门生也不为过。前半篇的剧情都在说着唢呐的繁盛,哪怕繁盛时期的唢呐也不免透着一股悲凉之情。
时过境迁,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唢呐被渐渐取代,直到唢呐匠们为生计所迫,放弃那一身骄傲,摔碎那刻入骨髓的信仰融入大千城市。
在二师兄跪在地上把衣服一件一件的拾起时,很是心酸。屋里病床上的老妇,不知道是不是二师兄的母亲,那无声又压抑的哭泣,诉说着生活的不易。本是手艺人,却放下自己引以为荣的唢呐,但那双拿惯了唢呐的手,在大城市中又有何用武之地呢?最后,二师兄在大城市丢了手指,连同信仰也一同丢掉了。只是能怪谁呢?人还是要活着的啊。
蓝玉说他不怪师傅。是我落于俗套了,我本想着蓝玉这般天分极高的少年会因为师傅不选他而黑化,果然八点档狗血剧情看多了。其实现实又怎有那么多狗血来撒。蓝玉放弃唢呐本就在情理之中,本来蓝玉就不是那种固执之人。
焦三爷的结局很让人泪目。一个传承焦家班的人;一个收了大大小小好几个徒弟,个个可以出师的人;一个严格按照唢呐规矩办事的人;一个本来德高望重,最后却被遗忘的人;一个用一生演绎百鸟朝凤,死后却连四台都没有的人。他本配得起百鸟朝凤,他本该被人铭记,他本该接受徒弟们的跪拜,最后却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坟墓。他拿命维护的唢呐最后只是得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段录音,百鸟朝凤也只得了一个录音的结局。不知道该不该庆幸,至少还有录音存在,至少还能证明它曾经存在过。
唢呐本为红白喜事之奏,极具特色。可惜在我们推崇外来文化的同时,丢了多少特色?百鸟朝凤,丢失的何止是一支唢呐曲?隐藏于民间的艺人还有几许?流传千年的手艺还剩多少?我们一边感叹着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边推崇着西洋文化,打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幌子慢慢同化,只是今时不同往日,被同化的是我们。
《百鸟朝凤》很悲凉,很沉重,令人欲哭无泪。这是一部无论从情节场景人物演绎都很棒的一部电影。看过《百鸟朝凤》才知,不是没有好电影,也不是拍不出好电影,只不过不被重视罢了。
当我们推崇西方电影的时候,觉得进口大片好爆了的时候,抱怨没有好电影的时候,不过是我们被眼花缭乱的影视通告推荐蒙蔽双眼的时候。现在我只想说《百鸟朝凤》,值得一看。
本文由我社作者“笑叹红尘醉无颜殇殇穷到吃土了”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有多少艺术在丢失、没有传承
红尘滚滚迷正途,商业社会语境下,传统文化日趋衰糜!有多少民间艺术,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难以胜数!很可惜,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历史上陕西民歌的主流,关中民歌都已经失传了!
本人是一位文化艺术爱好者,在传统文化衰糜之际,溯流而上,追寻故人的遗迹。根据少年时代的记忆,打捞出故乡关中民歌的传承人——元定育和元尊英两位先生,曾经传唱的一部分民歌,冷寂中发布后,文化艺术界至今无人问津!
关中民歌,自传心曲,歌田家语;意深情婉,风华绝尘!情动而辞发,流畅田园的情感,辞彩接地气。情与景相交,将岁月里动人的生活片段,谱成一曲曲灌注灵气、动人心弦的歌谣,寄托人生心绪;如泣如诉,唱出心中苦愁,祈望苍天佑民;劲健的辞气,昂扬的声采,真挚丰富的感情,表现渴望国泰民安的情怀。
历史上的关中民歌,颇多感人之作,听者闻歌而入情,情动自我心曲,沿波讨源,陶冶人生情操。自古及今,杏花春雨的江南,神奇秀美的漓江,风光旖旎的新疆,辽阔的蒙古草原,都不缺乏抒发性灵之声的民歌,文化积淀深厚的秦川,更曾有经典之作。
关中民歌,历史悠久,音情高古,品种繁多,神采飞扬,多清新淡远之作,更有遒逸雄壮之曲,照映民族音坛声苑几千年,使人情怀为之震荡,沉思翘首。绚丽动人的画面,深邃幽美的境界,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思的启迪。历史上的关中民歌,奇葩各放,异彩纷呈,既有奔放豪迈的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箱夫子歌,还有婉转柔美的小调,及其介于二者之间的关中道情。
历史上的关中民歌,富于抒情浪漫色彩,情思浩荡,韵味悠长,激励当下,穿越时光,辉映未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关中民歌在秦川腹地还有传送,一般作为秦腔开演的前奏,由新出道的演员或女台柱歌唱,类型以关中道情为主,歌唱家乡风物,赞美一方水土厚德,弥补人们的文化精神。
关中小调有广为流传的“一般小调”,有用丝弦伴奏的“丝弦小调”,有爬山调、秧歌调、社火调、竹马调、旱船调、打连厢,祈雨调、劝善调、赶车调、乞巧歌、猜拳调、念词等风俗小调,还有童谣、催眠谣等儿歌,尤以田园小调最具特色,怀古咏今之歌亦具特点。
绿色天地,自然风光;旷野清新,诗境处处;景美情真,少有污染;碧韵添香,生机流动。关中民歌的题材,涉猎广泛,水上清风,山间明月,泥土芬芳,飞鸟鸣音,皆可入歌,而以反映社会状况、爱情生活,以及历史传说为多。关中民歌的歌词,超越口语,借鉴文言,熔铸古今,脱俗入雅,形质兼美,既带有古典诗歌色彩,又富于生活气息。
关中民歌,以五言、七言歌行为主。七言歌行,起源于古代民谣,出自汉乐府,句法与韵脚处理自由,抒情叙事富于表现力,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具有酣畅崛健的艺术气象,词作者为求主旨尽情发挥,对仗和韵律不强求精严,而具自然浑成之妙,具有散体诗歌的风格,却又富于诗的意味。且听:
《我的家乡》
白杨不绝南北路,
鸽子飞过哨音留;
远看村庄似宝船,
停泊万亩碧湖中。
空中暖日转作霖,
云天水意润春田;
千亩麦苗洗秀色,
院中葡叶弹五弦。
和风细雨不妨眠,
梦得秦川丰收景;
屋后春池芦芽勃,
村北村南织机鸣。
窗外清风伴雨声,
梁下双燕正谈情;
炊烟依约槐荫外,
映带晚霞一抹红。
《望秦岭》
渭水岸边望秦岭,
横绝南北起雄风;
亘天隔地绝尘嚣,
宛若秦川守护神。
雾拽青山向天空,
积雪终年冠峰顶;
楼观台下望南山,
迭嶂挺拔耸云天。
苍翠奇秀生机盛;
峰高豁深泉水涌;
云山迤逦融一体,
白云绕山似重阁。
归巢鸟儿隐碧云,
霞光收取鸣啼声;
青天半壁撑秦岭,
月上峰头万古青。
《初春放歌·一》
残雪消融雾蒙蒙,
旭日冉冉起东方;
日上三竿长烟空,
晓光浮野泥土清。
天朗气清秦岭显,
秦川大地绿意生;
无际麦苗印彩霞,
渠边柳枝泛点金。
河冰解冻水汽生,
雁阵欢歌南风来;
马儿驾车牛耕田,
农人初春放新歌。
《秋日水滨》
渭水两岸雨初晴,
野风酥润余霞明。
蓝空鸽哨鸿影来,
白云悠悠南山青。
莎草明沙马蹄轻,
渡口扁舟觅云英。
绿槐青柳咽新蝉,
多情秋水怡心旌。
清风徐徐送秋香,
苹果园里飞笛声。
秋禾堤下绿浪涌,
碧池水盈荷花红。
远处飞来白鹭声,
属意芙蓉慕娉婷。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动远山送归鸿。
东北话的由来是什么
东北话,可指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的汉语,亦可特指东北地区的某些特定汉语,如常用于小品演出的“东北话”,本条目主要讨论第一种指代.尽管东北绝大多数地区的汉语都可归类于东北官话的范围内,但是“东北话”和“东北官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东北境内的汉语都属于官话.按照语言地图集的分类方法可细分为:
●东北官话:分布于绝大多数东北地区.除以下地区外:辽东半岛及鸭绿江下游地带,乌苏里江部分流域,中俄边境个别地区.东北三个省会的语言(沈阳话、长春话、哈尔滨话)都属于东北官话.
东北官话是不是独立的大区方言,有一定争议.此外,东北官话在东北以外的地区也有一定分布.
●胶辽官话:分布于
辽东半岛及鸭绿江下游地带,乌苏里江部分流域.大连话就是一种典型的胶辽官话.
胶辽官话在山东胶东半岛也有分布.
●冀鲁官话:分布范围很窄,仅分布于中俄边境个别地区.
冀鲁官话的主要分布范围不在东北境内.
--------------------------------------------------------------------
辽西某县有个叫叨尔磴的地方.叨尔磴人的口音,便在当地,也被认为特别“侉”的.但他们自己觉得——那一带流传的一个笑话说——“我们叨尔磴人就是‘二’字说不好;要是‘二’字说好了,就是北京话了”.
其实他们说的蛮有道理.要解释这一点,得讲上些枯燥的话:老早的时候,北京和东北人讲的都是幽燕话,金辽元三代,这里和中原多少有些隔离,在女真话、契丹话和蒙古话的影响下,方言相对独立地发展,那时辽东话和大都话的区别,只是前者受女真话影响大些,后者受蒙古话影响大些.河北、山东人第一次大批闯关东发生在元明之际,这一期的东北方言里面,就增加了山东话的成分;而北京在明朝成了都城,外地来做官的,开店铺的,当兵的,打工的,把各自的方言带到北京,特别是山西话,安徽话和南京官话,影响至今还有痕迹,明朝这时的北京话,就和东北话有些不一样了.等到了清朝,几十万旗人进北京,又带来了辽沈话,慢慢和原来的明朝北京话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京腔.所以东北话和北京话没法儿不像.在方言学上,它们是亲兄弟.
现在东北话和北京话不一样的地方,有一些是东北话保留着过去的一些读音,比如东北人念“学”为XIAO,就是过去的幽燕音,北京人后来念XUE了,是受南方话的影响,东北人念“荣”为YONG,听着很侉,但也是古音(在音韵学上,“荣”是“喻母字”,本来就是这么念的);有些则是受了满族话的影响,东北人“大舌头”,有些地方没有日母字,念成零声母,又只有“资雌思”没有“知蚩诗”,都是满语影响所赐.至于大连半岛的人把“知蚩诗”念成“基欺希”,那是在说胶东话,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东北话了.
在音调上,东北话在我这没接受过语音学训练的耳朵听来,弯儿有点复杂,特别是辽宁的一些地方,拐呀拐的,差一点就差挺多.比如在岫岩,“大爷”的“大”字重读时,指父亲的哥哥,这和我们的用法一样,“爷”字重读时,则指爷爷的哥哥:发音上一点点的不同,就差出一辈去.东北话——特别是开原以南的辽沈话——的另一个特点是二声特别多(这一特点大概和冀东话有些关系).有一回,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患了疟疾,别人代他上折子求皇上赐药.康熙的批示上有这么一句话:“(金鸡纳霜)连吃二服,可以出根.”“出根”该是“除根”,皇帝写错字了,这可得起个哄,看来当领导的受写错别字,自古皆然.但为什么会误“出”为“除”呢?一到沈阳就明白了,沈阳话里“出”就是念二声的,康熙的汉话是小时候和汉军旗人学的,学的本就是沈阳话.
可惜电视剧里的康熙说一口广播学院式的标准音,一点也不动听.要是我来拍清宫戏,就让里边的人都操东北大腔,说不定更畅销些.头几年辽宁人演的“小品”戏流行,东北话已为广大关里人所熟悉.有两个招牌词,一个是“埋汰”,一个是“砢碜”.其实“砢碜”是北方的老词儿,元杂剧里就有的,不好算东北特色,而“埋汰”是从满语里来的.东北话语词方面的一大特点,就是有许多满语成分.说个最普通的例子,“挺”好的“挺”,人人都用的,又有谁会注意它是从满语里来的呢?在语法上的满语影响之一,则有谓语后置,关里人说的“你看不看”,东北人会说“你看不”,《红楼梦》里的“将来只怕比这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都是例子.
《红楼梦》里写的丫头在炕上“抓(chua,三声)子”,这个游戏东北叫“抓嘎拉哈”,我小的时候玩过的.“嘎拉哈”是什么东西?这是满语,指动物腿上的距骨(据说这种游戏和萨满教的某种仪式有关).读 chua 的“抓”在东北话里也指把散落的东西弄起来,如猪吃食的动作,也可以叫“抓”.我曾听北镇的一位老人家讲,当年张作霖发迹回乡,把银钱往地上一洒,意气风发地叫:“小子们抓吧!”用是就是这个“抓”字.
又如捉迷藏为什么叫“藏猫儿”?原来,“猫”也是满语词,意思是树丛.东北没有那么多房子犄角儿,孩子要藏起来,自然是藏在树丛里.至于有人论证北京话里的“猫腻儿”也是同一来源,我有些存疑,因为《梅》里出现过“猫儿头”,意思和现今的“猫腻儿”一样,似乎在暗示这个词是从山东那边来的.
还有一种红色的浆果,学名大概是酸浆草,东北孩子取其熟透时,捻弄软了,吸出里边的果肉,使剩一空壳,在嘴里“嘬响儿”,是一个季节的玩具.(但一般只有女孩儿才有这样的耐心,我就不行,只会吃.)东北叫它“红姑娘儿”(“娘”重读,三声),也简称“姑娘儿”.“红姑娘儿”早先北京也有的,清朝的纳兰性德还给它写过诗呢.小说《儿女英雄传》里的瘦和尚捋胳臂挽袖子,要打十三妹个“败火的红姑娘儿模样”,指的不是姑娘小姐之姑娘,而就是这玩艺儿.
--------------------------------------------------------------------
作为北方方言一种的东北方言,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的豪放、
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
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多数方言的形成,是由于封闭、阻隔、交流不畅、语言发展
不同步.东北方言有些与众不同,是由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文化
现象.
东北方言有的来自多元融合,因为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生活着满、
蒙、回、朝鲜、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
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随着东北各民族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
了今天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但其语言底层还保存着很
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东
北方言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满语,如肉和油变质称“哈喇”; 有的东北方言还直接
吸收了外来语,如称下小上大的水桶为“畏大罗”等.遇事疏忽称“拉忽”,称唱
歌为“喝咧”,称陡峭的石头山为“砬子”,称长白山天池为“图们泊”,万水之
源的意思.松花江为女真语,松花意为白色.吉林为满语“吉林乌拉”的简称,
“吉林”意为“沿”,“乌拉”意为江,因在松花江畔而得名.卡伦湖中的“卡伦”
为锡伯语边防哨卡之义.“牡丹江”来源于满语“穆丹乌拉”,意为弯曲的江.
“嫩江”中的“嫩”蒙语意为“碧绿”,满语意为“妹妹”.满族入主中原后,关
内汉族冲破封禁出关到东北地区谋生,俗称“闯关东”.还有大批被清朝流放的人
员来到东北,仅被的“三藩”就有20多万人被流放,给东北注入了中原语言和
文化.随着满汉的合居交融,很多满族人学习汉文、汉语.到清朝末年,使用满文、
满语的人越来越少,现在更少.有的东北方言还直接吸收了外来语,如称下小上大
的水桶为“畏大罗”□称面包为“列巴”来自俄语,称烟为“打八扣”来自曰语等
等.
东北方言有的来自正字误读.语言的发展是由中原地区向全国扩散开来的,由
于发展的不同步和传输手段落后造成差异,有很多正字在传播中被误读,并约定俗
成地形成方言.东北人常说的“母们”是“我们”的误读.典型的东北话“那嘎哒”
是“那个地方”的误读.农村称呼老夫妇为“老姑姆俩”,是“老公母俩”的误读.
“干哈”是“干啥”的误读.“稀罕”是“喜欢”的误读.
东北方言有的来自一字多意.“贼”在普通话里是小偷,在东北方言里还有
“非常”和“特别”的意思.“贼好”不是说小偷好,而是“非常好”的意思;
“贼漂亮”不是
说小偷漂亮,而是“特别漂亮”的意思.“犊子”在东北方言里是贬义词“混
蛋”的意思□但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却有完全不同的意思.“扯犊子”不是扯混
蛋,而是闲扯、不干正经事的意思;“滚犊子”是一边去的意思;“最犊子”是最
坏的意思.
东北方言有的无从考察.有—些东北方言很难找到它的出处和来历,外地人很
难理解,但是东北人熟悉它、认同它、运用它.东北方言以形容词居多,重音多放
在前面的字上.如“埋汰”是脏的意思,“坷碜”是丑的意思,“忒磨叽”是真唠
叨的意思,“老鼻子”是很多的意思,“整个浪儿”是全部的意思,“吭哧瘪肚”
是吞吞吐吐的意思,“无急六受”是百无聊赖的意思.
近些年来,东北方言已走向了全国.这应该归功于那些有东北特点的相声、小
品和电视连续剧的创作人员□他们通过方言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给人以全新的感觉.
东北人感到亲切,北方人能够看懂听懂,南方人感觉特别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