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字是怎样来的
我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大意是:
地主儿子跟着先生三天学了「一、二、三」,就以为学会了写字,马上辞退先生,地主高兴呀,儿子聪明就是省钱。于是,马上让儿子「学以致用」,写状子去衙门打官司,而被告的名字就叫「百千万」,儿子傻眼了,怎么办,拿着一把梳子在白纸上画了一天!
「一、二、三」积划表意,那「百、千、万」怎么办呢?
「地主儿子」拿梳子画,而聪明的古埃及人和古代人人都是假借一个同音字来表达。
下图是甲骨文中的「百、千、万」,分别借用「白、身、虿(蝎子)」表达。
(蠆、萬古音相近)
所以,下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
汉语中意义比较抽象的的词汇,由于很难造字,或者说造字的效率很低,都会假借一个「同音字」来表达。这就是「六书」之一「假借」,其原理也即「谐声」。
比如下列字,都是假借字:
- 代词:我、它、尔(你)、其、这、那
- 助词:之、乎、者、也、矣、焉、哉。
- 数词:四、五、六、七、八、九、百、千、万
题主提问说的「的」,以及「地、得」表达助词意义都是假借。
----------------------------------------------------------------------------------------------------------
那么,你的问题:「的」是怎么来的?它的本义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当然是先参考《说文解字》:
《說文》:的,明也。从日,勺聲。《易》曰:爲旳顙。
可見,「的」的古字是「旳」,本义是「清楚、明了」,
这里要讲一下,「的」的发音:
《說文》指出:「从日,勺聲」。那么「的」就是一个形声字,
左边「日」,表义,阳光底下当然是「明了」,而右边的声符是「勺子」的「勺」。而且反切注音是「都历切」,相当于「地」的发音。
那为什么「勺」能读作「地」呢?还是因为古今读音是不一样的,
「勺」的声母,也就是汉语拼音中的卷舌音:【zhi】【chi】【shi】,在先秦秦汉,卷舌音差不多读为汉语拼音中的【d】【t】)。
比如:「钓鱼」的「钓」《說文》的字形和字音分析是:
钓魚也。从金,勺聲。
所以,「钓」字和「的」字一样,大致保留了「勺」的古音,而没有保留古音的汉字,就都变成了【卷舌音】。如:「芍、灼、酌」等等。
《說文》引用了《周易》中的一句话,
《易》曰:为旳颡。
《易经》完整的是:
《易·说卦》:“﹝震﹞其於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
《周易》的这一段是在说「马」,说的是什么马呢?就是《三国演义》中刘备「跃马过檀溪」的坐骑「的卢马」,也就是脑门上有白色的马。
《說文》:颡,额也。从页,桑声。
「的」的本义是「明显、明了」,引申义「白」,而「颡」的意思是「额头」。唐人孔颖达为《周易》这段做注疏的时候解释:「白额」为「的颡」。
因此,「的颡」也就是后世说的「的卢马」。
「的卢」也写作「的颅」,「颅」是「卢」的假借义造字。「颅、颡」是近义词,都表示头部,区别是「颡」指「额头」;「颅」指整个「头部」。
我们知道,汉字中从「马」的字特别多,很多都是为各种各样的马造的专用字,而【的卢马】同样也有专字,声旁就是从「勺」,读「勺」的古音【di】。
这里要说一下「页」——「页」在古文字中,就是象形「人突出头部毛发」,本义就是「头」。所以,「颅、颡」都从「页」,又比如「回头」叫「顾」,头上叫「顶」,「须」当然是长在头上。
那各位看官,想一下「顺」是造字本义?我想,只要理解了「页」,「川」形像什么?一切都是不言自明的。
说到这里,有没有佩服古人的造字智慧?
------------------------------------------------------------------
好,绕了一大圈,再回到「的」字上。
如上文所言,「的」的古字是「旳」,这都有传世文献为证的,不是我张口瞎说:
《集韵》:「旳,或作的。」
《说文通训定声》:「俗字作的,从白。」
「旳」的古义是「明了」,「明了」也就「明明白白」,所以能引申出「白」的意思,照样不是瞎说,文献为证:
(引自汉语大字典第二版:2830页)
说到这里,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从「日」之「旳」字,变成了从「白」之「的」字?
正因为「旳」有引申义「白色」的意思,而且比本义常用,所以,古人在写「旳」字不知不觉就将将「日」旁写成了「白」旁,这在文字学的术语中叫做「讹变」。
讹变在汉字演变过程中经常发生。比如曾经被人津津乐道的「射、矮」颠倒,其实稍微懂点文字学都知道,古文字「射」其实本来从「弓」,因为古文字的「身」跟「弓」非常像,所以,在传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讹变,将「射」的「弓」讹写成「身」,最后也就将错就错,积非成是。
那么,「旳」讹变为「的」,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呢?
从目前见到的资料来看,「的」字最早见于汉碑《校官碑》和《鲁峻碑》。
文献为证,清代编纂的《隶辨》着录的汉碑:
《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图引自:《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也443
那「的」另一个音和一个义「目的」之「的」是怎么来的?
为《說文》做注解的清人段玉裁,认为是从【射箭射靶】引申而来的,其说可从:
又如:
《淮南子.说林》:「旳旳者获,提提者射」
「旳旳」清楚明白,「提提」:安详的意思,这里指行动迟缓。
这句话的意思是:
「明眼看得见的东西容易抓获,暴露明显的目标容易射中」。
射箭的靶标当然是「旳旳」:中心是朱红色的,所以清楚明白的。
那么,也就是说「清楚明了的红色靶心」就叫「的」,从这个意义又引申「目标、目的」。
文献为证:
(引自汉语大字典第二版:2830页)
由「清楚明了的红色靶心」为「的」,又引申出「红色」的意思,还是文献可证:
(同上注)
「清楚明白」肯定是「确定无误」,所以,又引申出「程度」副词:「的确」之「的」:
-------------------------------------------------------------------------------
最后,就是助词之「的」,「你的、我的」之「的」,修饰名词,相当于英文的「OF」。
这在上文就说了:很明显就是「假借」,借「同音字」表达。
这种用法应该始自明清白话小说,比如《水浒传》《红楼梦》中都用「的」,白话文继承了这个用法:
但是,的时候,「的」曾经用「底」表达过。
比如:在鲁迅翻译的《苏鲁支语录》中:「我诚然是一座树林,黑暗底树的遥夜……」。李敖曾经在电视脱口秀中说鲁迅的这种欧化翻译很蹩脚,是垃圾白话文。
--------------------------------------------------------
至此,「的」字之来龙去脉也就搞清楚了:
「的」的古字是「旳」,汉代「旳」讹变为「的」,「旳(的)」字在历史上的层层引申,演变出一大串意思。
而助词「的」之用法,应该是就假借,目前所见的资料始自明清白话小说。
说真的,不是题主提问,我也不会去考证这个「的」字,一考证,我都想不到如此复杂,看文献看得我头都晕了,但总算搞清楚了。
后羿射日翻译
原文: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选自《苻子》)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鸟尽死,坠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译文
夏王让后羿把箭射在一平方尺的兽皮、直径为一寸的靶心上,于是告诉后羿说:“你射这个,射中了,就赏你一万两黄金;射不中,剥夺你拥有的封地.”
后羿听后脸色不定,呼吸紧张局促.于是后羿拉开弓射靶,没中;再次射靶,又不中.
夏王对大臣傅弥仁说:“这是后羿,射箭是百发百中的;但对他赏罚,就不中靶心了呢?”傅弥仁说:“就像后羿,高兴和恐惧成为了他的灾难,万两黄金成为了他的祸患.人们若能抛弃他们的高兴和恐惧,舍去他们的万两黄金,那么普天之下的人们都不会比后羿的本领差了.”
(选自《苻子》)
到了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花草树木,老百姓连 后羿射日
吃的东西都没有.
(于是)尧派使后羿仰着头,射掉九个太阳.太阳里的九只鸟都死了,它的羽翼都掉了,故意留下它一个太阳.民众都非常开心,并推举尧为皇帝.